諾亞舟:今日處暑|玉露金風處暑天,龍臺佳氣滿晴川
時間:2024.08.22
諾亞舟幼教:今日處暑|玉露金風處暑天,龍臺佳氣滿晴川
處暑
寥寥秋尚遠,杳杳夜光長
尚可留連否,年豐粳稻香
傳/統/二/十/四/節/氣
處暑,二十四節氣中第十四個節氣,也是秋天的第二個節氣。
“處”的本意是止息、停留的意思,“處暑”則表示酷熱難熬的天氣到了尾聲,暑氣開始消退。
2024年的處暑時間為8月22日,出伏時間為8月24日,“三暑”與“三伏”都將截止,又一個夏天要結束了。
老鷹:囤貨行動開始!

“手里有糧,心里不慌”,這話不僅適用于人類,在動物界也行得通。
小朋友,你知道海拔每升高100米,氣溫會下降多少度嗎?答案是0.6℃。所以,對于老鷹這類飛行高度在五、六千米,甚至上萬米的飛禽而言,處暑之后將會非常明顯地感覺到氣溫的下降,這意味著肅殺的秋冬將至,是時候儲備食物了。
在處暑三候中,一候鷹乃祭鳥,描繪的正是老鷹捕食獵物的場景,老鷹會把捕獲的多余的獵物整齊地排列在地上,這種行為很像人類的祭祀,古人將自身的行為投射在老鷹之上,便有了這種解讀。
老鷹的祭祀也許是主觀解讀,但祭祖迎秋的確是處暑的重要儀式和內涵。
祭祖,一直是中國傳統倫理中的重要儀式,體現著后人對祖先的感激和追念。處暑時節,正是農作物豐收之時,人們用新收獲的谷物糧食和瓜果蔬菜祭供祖先,既是向祖先報告收成、分享喜悅,也是感謝祖先庇佑,并祈禱來年的好收成。
鴨子:愿世間再無七月半!

七月半的鴨子——
小朋友,你知道這個歇后語的后半句是什么嗎?
七月半的鴨子——不知死活!
這句歇后語可以說是對處暑時節鴨子們最生動有趣的描述了,嘎嘎叫著的鴨子們還不知道大難降臨,只因為這時候的它們到了最肥美的時節。
鴨鴨們在春天孵化、下水,經歷過夏天的成長,到了處暑時節已經成為了肉質鮮美、清熱健脾、緩解秋燥的上好食材。就連在春天時為鴨鴨賦詩“春江水暖鴨先知”的大吃貨蘇東坡,到了秋天也抵不住燒鴨的誘惑。
傳聞中,蘇東坡在太湖邊游玩會友時,友人為了招待這位大文豪,將自家養在太湖里吃螺螄長大的鴨子殺了款待,結果倆人聊得太投入,鴨子燒糊了,這時蘇東坡發揮美食家智慧,拔了些稻草放到鴨子底下燒制,結果反而非常美味,兩人得以大快朵頤,后來就有了常州名菜——糯米稻草鴨。
鴨子的做法多種多樣,各地均有其特色,在號稱“沒有一只鴨子能走出”的南京,就有烤鴨、醬鴨、咸水鴨、板鴨、鴨血粉絲湯等許多花樣,放眼全國,每一只鴨子都將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烹飪方式,完成自己最后的使命。

高粱熟、漁獲豐,一年好收成

處暑三候禾乃登,這里的“禾”特指五谷之首的“稷”,也就是高粱、小米。但處暑時節,成熟的可不止是小米,這個時節棉花要摘、芝麻要拔,玉米、山芋、板栗都已成熟,池塘里的蓮藕和菱角也翹首期待被采摘,山野自然到了物質最為豐富的時刻。
不僅在陸地,海上也到了一年一度的“開漁節”,處暑以后是漁業收獲的時期,中國沿海地區常會在此節氣舉行多種形式的活動,歡送漁民出海,期盼漁業豐收。
這時海域水溫依然偏高,魚群還是會停留在海域周圍,魚蝦貝類發育成熟。因此,從這一時間開始,人們往往可以享受到種類繁多的海鮮。
自1998年浙江省象山舉辦了第一屆中國開漁節后,每年都會舉辦一次。開漁節不僅有莊嚴肅穆的祭海儀式,還開展各種文化、旅游、經貿活動,吸引了無數海內外客商、游客前往。使他們不僅領略到當地熱烈的漁文化,也品嘗了鮮美的海產品。
處暑過后,暑熱漸消
雷暴減少,濕熱緩解,秋燥隨之
大朋友、小朋友們要跟隨時節
調整自身的生活和作息
早睡早起、早晚添衣
更要注意預防秋燥上火
暑假就要過去了
讓我們健健康康地去擁抱新秋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