諾亞舟:今日大雪|寒冷是自然的規律,溫暖是內心的追尋
時間:2024.12.06
諾亞舟:今日大雪|寒冷是自然的規律,溫暖是內心的追尋
大雪,二十四節氣中第二十一個節氣
冬季的第三個節氣
大雪至,仲冬始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說
“大雪,至此而雪盛也”
氣溫顯著下降、降水量增多
是大雪節氣最顯著的特點
但是,值得注意的是
節氣“大雪”和天氣“大雪”
并不是一回事
大雪節氣不一定會下雪
小朋友,你能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嗎?
不過,不管下不下雪
和諾亞舟先來了解一下
這個時節那些有趣的物候和民俗吧~
PART.01:在寒風中擺爛的寒號鳥
大雪有三候:鹖鴠不鳴,二候虎始交,三候荔挺出。
其中,鹖鴠讀作hédàn,指的是一種在夜晚鳴叫、祈求天亮的鳥——寒號鳥。
不過,寒號鳥雖然叫做“鳥”,但其實不是鳥,而是一種又像松鼠又像蝙蝠的嚙齒動物,學名叫做中華鼯鼠。
小朋友,如果你家里有正在讀小學二年級的哥哥姐姐,可以去翻翻TA的語文課本,有一篇文章就叫《寒號鳥》。
寒號鳥最顯著的特點,可以總結為得過且過。冬天來臨前,當喜鵲等別的鳥兒都在忙著做窩越冬時,寒號鳥壓根不會行動,而當寒冬真正來臨時,它們就只能躲在巖石縫隙里,靠往縫里塞些枯草來抵御寒冷,哆哆嗦嗦地過冬。
讀到這里,你是不是覺得寒號鳥特別懶惰,沒什么優點呢?但其實,它有一個很可愛的優點——愛干凈。寒號鳥看上的食物,如果不小心用腳踩到了或者落了灰塵,它們就不會再去吃了,而且寒號鳥有自己認定的“廁所”,無論飛多遠都會回到自己的“廁所”拉粑粑,絕對不會像麻雀一樣,到處留下排泄的痕跡。
PART.02:腌肉是對大雪的基本尊重

“小雪腌菜,大雪腌肉”,大雪時節,天氣逐漸寒冷,又到了腌制臘魚臘肉等咸貨的季節了。
作為腌肉的一種,臘肉是最受全國人民歡迎的做法了,常見的有臘肉、臘腸、臘排、臘魚。臘肉的原料一般以豬肉為主,制作方法有煙熏和風干等,每個地方使用的佐料不同、手法不同,所以口味異常豐富。例如四川臘肉麻辣鮮香,而廣東臘腸則偏甜口味。
目前主流的臘肉主要流行于湖南、四川和廣東一帶,但在南方其他地區也有制作,幾乎每個地方都有適合本地口味的臘肉,如河南的蝴蝶臘豬頭,湖北的臘豬頭、臘雞、臘魚、臘鴨,廣西的臘豬肝,陜西的臘羊肉、臘驢肉,山西長治的臘驢肉,甘肅的臘牛肉等。其中湖南、四川、廣式是臘味這個大家族的主流。
小朋友,你的家鄉有沒有屬于自己的臘肉代表呢?如果你的爸爸媽媽也有腌肉的計劃,那么不妨參與進去吧,相信這個過程一定會非常有趣!
PART.03:大雪是寒冷也是溫暖

大雪時節,天氣寒冷,防寒保暖是第一要務,特別是對于還未發育成熟的小朋友們而言,要特別注意保護小臉、小手、小腳。
人們冷了可以穿羽絨服,小動物們有厚厚的原生皮草,可是植物們怎么辦呢?
其實,對于很多植物而言,大雪既帶來了寒冷,又同時保護著它們~
“麥苗蓋上雪花被,來年枕著饃饃睡”。這句流傳至今的諺語,你一定不陌生吧,它是勞動人民的期盼,也是他們對天象的總結,那么,這背后蘊含的原理是什么呢?為什么麥苗覆蓋上冰雪來年就會大豐收呢?小朋友,你想知道嗎?
其實,這其中的原因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解釋:
1.雪不會凍傷麥苗,反而可以為土壤保暖。冬天天氣寒冷,積雪不易融化,覆蓋在麥苗上可以防止土壤中的熱量向外散發,還可以防止外界冷空氣入侵,和棉被的保暖道理是一樣的。而且,等到了春天,積雪融化就變成了水灌溉農田,這些水分對于休息了一個冬天的麥苗來說非常重要;
2.雪可以為土壤增肥。雪中含有很多氮化物,對于土壤來說是很好的肥料,融化后可以及時補充土壤的營養,讓麥苗長得更好;
3.雪可以凍死害蟲。積雪融化的時候需要從土壤中吸收很多熱量,土壤會變得很冷,溫度會極速下降,這對于蟲子來說是致命的,很容易被凍死,從而保護麥苗不被害蟲啃噬。
所以,瑞雪兆豐年,這并不只是人們的美好期盼,更是天地萬物的團結協作。
北京時間12月6日23時17分
時節將正式進入大雪
冬,是雪的搖籃
雪,是冬的精靈
寒冷,是自然的規律
溫暖,是內心的追尋
小朋友們,大雪快樂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