諾亞舟:今日寒露|菊黃蟹肥楓葉紅,寒生露凝秋意濃
時間:2024.10.08
諾亞舟:今日寒露|菊黃蟹肥楓葉紅,寒生露凝秋意濃
裊裊涼風動,凄凄寒露零
寒露,這是二十四節氣中第十七個節氣
更是第一個帶有“寒”字的節氣
這意味著天氣已經由涼轉冷
部分北方地區甚至已經進入冬季
民間有諺語:白露身不露,寒露腳不露
從這個時節開始
防寒保暖成為首要任務
此外,寒露時節還有許多有趣的事
小朋友,我們一起去探索吧~
楓葉:植物界的紅綠燈

停車坐愛楓林晚,霜葉紅于二月花。寒露時節,又到了一年一度賞楓葉的最佳季節,漫山遍野的楓葉如霞似錦,美不勝收。
小朋友,你知道楓葉為什么會在秋天變成紅色嗎?其實,楓葉并不是突然由綠轉紅的,它們會經歷嫩綠——翠綠——淺黃——深黃——深紅的逐步轉變,和交通信號燈一個配色。
葉子呈現綠色,最大的功臣是葉綠素,而葉綠素的合成需要比較強烈的光照和比較高的溫度,到了秋天,氣溫下降、光照變弱,植物的葉綠素合成速度就慢了下來。
植物是很聰明的,為了安全越冬,不浪費葉片里的營養,葉片快速枯萎,把葉綠素都儲存到植物的根和莖里了。而葉片中的葉黃素、胡蘿卜素相對穩定,不受外界影響,所以我們看到了它們的葉子變黃或者橙色了。
而從黃色變成紅色,則是楓葉中葉綠素和花青素博弈的結果。每當秋季來臨,葉片中的葉綠素開始不斷地發生降解,這時另一個伙伴花青素就登場了,隨著花青素的不斷積累,使葉片呈現出鮮艷的紅色。
當然,葉子變紅還需要氣溫幫忙,山里晝夜溫差大,從而能夠使葉片迅速變紅。同時,光照強度也會影響葉片呈現顏色的效果,光照一般能夠促進花青素的形成,隨著光照強度的增強,合成花青素的含量會增多。
所以,當我們去觀賞楓葉時,會發現山頂上的楓葉格外顯眼,而隨著海拔逐漸下降,葉片的顏色也會由濃轉淡,從而呈現出漫山遍野、深深淺淺的壯麗景色。
在我們國家分布著四大賞楓勝地,分別是:北京香山、蘇州天平山、南京棲霞山、長沙岳麓山。
國慶假期剛剛過去,你有沒有和爸爸媽媽一起去追尋這漫山紅葉呢?
小小芝麻住高樓

小朋友,你喜歡吃芝麻嗎?白芝麻、黑芝麻,你更喜歡哪個呢?關于芝麻的故事你又知道多少呢?
芝麻的故鄉在非洲,是名副其實的“歪果仁”。西漢時張騫出使西域,將芝麻帶了回來,那個時候它還叫“胡麻”,“胡”是我們對西域少數民族的稱呼,后來才改為“芝麻”。
芝麻傳入中國后,主要種植在黃河和長江中下游及河南、湖北等省份,芝麻喜歡溫暖潮濕的環境,耐寒、耐旱、怕澇、怕熱,在它的整個生長周期里都喜歡充足的陽光和疏松透氣的土壤。
別看芝麻只有小小一粒,它的“母體”卻非常高大哦,可以長到150cm左右,是不是比有些小朋友還要高呀~
還有,芝麻的營養價值非常高,被稱為“八谷之冠”,可以補血生津、延年益壽,所以,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多吃芝麻哦,不論是黑芝麻還是白芝麻,有營養的都是好芝麻!
挑螃蟹的訣竅在這里


每到寒露時節,氣溫快速下降,深水處已經無法被太陽曬透,水中的生物們畏懼寒冷,就會游到水溫比較高的淺水區去,這對于喜歡釣魚的人來說,是事半功倍的大好時機,于是就出現了“秋釣邊”的習俗。
俗話說:“西風響,蟹腳癢”。寒露時節,蝦蟹繁多,這時候的雌蟹卵滿、黃膏豐腴,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節。
小朋友,你知道如何區分公蟹和母蟹嗎?我們可以觀察一下螃蟹的肚子哦,母蟹的肚子是圓的,公蟹的肚子則是尖的,如果想印證一下這個辦法是否靠譜,那就和爸爸媽媽一起出發去買螃蟹吧~
挑螃蟹的時候也有技巧哦,想要新鮮的、生命力旺盛的螃蟹,只需要戳一戳它的眼睛,看看它的反應快不快,快的話那一定新鮮!
除了新鮮,我們當然還需要肥美的螃蟹,這又如何判斷呢?其實很簡單,就看它的蟹殼有沒有被鼓鼓地頂起來,如果頂起來了那一定有不少黃膏~
所以,記住了嗎?一看肚子判斷公母,二戳眼睛判斷新鮮,三看蟹殼是否飽滿,經過這三個步驟我們就能夠挑選出一只新鮮肥美的大螃蟹啦!
諾亞舟溫馨提示:螃蟹性涼,尤其是小朋友不能多吃哦!
寒露時節有三候
一候鴻雁來賓
二候雀入大水為蛤
三候菊有黃華
鴻雁南飛,菊花綻放很好理解
可是雀鳥為什么會跳進水里變成蛤蜊呢?
其實,這是祖先們天真的想象
寒露時節,鳥雀們畏懼寒冷
已經很少出現了
人們自然無法再在枝頭看到它們
但同時水邊卻出現了很多蛤蜊
花紋和雀鳥的羽毛很相似
于是祖先們突發奇想
認為是鳥雀跳到水中變成了蛤蜊
是不是很可愛呢?